如果不强悍,以色列应该早已经覆灭

打印 (被阅读 次)

最近好像又忙起来,变得很少有整块的时间集中精神阅读,于是只能顺应形势,学会新的生活方式,把读书改成听书了。毕竟整日里,动手动脚不动脑的时候,还是蛮多的,这种时刻尤其适合让机器人在耳朵里毫无感情地用声音灌输信息进脑子里。

今天听的是张宏杰的《楚国兴亡史》,讲到楚国先前被视为野蛮部落,时刻威胁到中原各国的安全,有多野蛮呢?举个例子,就是有一次,楚文王听别人说息国的息夫人美貌异常,去看了一下果然,便发兵把息国吞并了,把息夫人抢回去当了老婆。

按史书上的共识,这次息国的灭国,和争夺领土无关,和抢石油产地也没关系,完全就是为了抢息夫人而已,这个息夫人美得的确倾国倾城,国和城都倾了。听到这里我就对息国的国君很感兴趣,这是个很弱小的地方领主,旁边的蔡国蔡侯都能随意欺负他,就是这样的境况,他却有个绝色的妻子。

就像一个人住在九龙城寨里面,家里连个像样的门锁都没有,保险柜也没有,却保存了一笔巨款,还被左邻右里知道了,这种状况,贼不偷你不抢你,好像都对不起自己的专业。

天送兄二十多年前送我的那本《培根论说文集》里,有个对话我印象非常深刻,索伦去吕底亚王国的时候,吕底亚国王炫耀他的财富,于是索伦说:“如果敌人的铁比你的铁硬,那这些财富就是敌人的了。”

财富属于能保卫他的人。这就如同文明与文化,也一样,文明本身不能保护自己。

说到文明,现在这个世界乱糟糟的,到处都是战争和对抗,不比春秋时候更平静,我看还有人拿原子弹来威胁,说打不过乌克兰的话,要祭出核武打击,只是应该没几个人会当真,知道他很疯,但不太可能疯到连自己一起灭掉的程度,战争狂都是爱自己的,惜命得很,你看他接待部下,桌子都长得可以当跑道。

爱因斯坦早就提醒过,如果发生核战,那第四次世界大战人类就又得用石头打仗了。——就是文明会毁掉的意思,大家一起毁灭,地球回到原始丛林状态,从单细胞生物重新发育。

好像也不是什么不可能。

看新闻上讲以巴战争,以色列刚刚从哈马斯手里又救出来几个人质,然后紧随其后的消息是以色列又为此炸掉了几十个还是几百个巴人。

战争状态,根据这种被选择投放的消息很难做出道德判断,我想说的是,以色列这个国家,我一向都觉得是充满神奇的地方,群狼环伺,孤悬在一片荒蛮之中却繁荣安详,周围全是拿着AK47戴着头巾的仇人,却并没有为了对抗强敌变成集权国家,按常理推想,如果没有今日这种强大的科技与武装,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坚持,以色列应该早已经覆灭了。

虽然我很喜欢读犹太学者斯坦纳的著作,而斯坦纳作为犹太人知识分子里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阶层,又很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当然他反对的其实是民族主义,诉诸武力和过于强调地域族群,很容易变成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最后通向的一定是灾难。但我在这一点上尚难以完全认同他,我目前还是比较能理解犹太复国者的努力,如果能分出对错,就站在对的一边,但如果连自己的保护不了,又如何保护对的,拒绝错的。

至于谁是属于文明的一方,看他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对待民众,任何对待女性和孩童,就能轻易做出自己的判断。

文明本身很孱弱,如果这世界没有恶人和野心家,那斯坦纳们的构想自然完美,可惜人性是复杂的,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主张的人,就只能看运气生存。从前没有后盾的犹太人,在和平时候可以全世界赚钱,一旦动乱,不就是像当年在德国的境遇一样,沦为出气筒和背锅者,被送进奥斯维辛。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东亚人应该非常容易理解,毕竟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都是靠着谁拳头硬谁说了算,文明突现,又被野蛮毁灭,这种事情反反复复发生,都号称曾拥有五千年的“文明”,结果最后看百年前的录像,满清后期那些破败城墙下游荡的普通百姓,穿着破烂衣裳,一张张麻木嬉笑的脸,你很难从中找寻到任何文明的痕迹。

野蛮充满了生命力,它的力量大多数时候都比文明强大,也更有吸引力,因为文明代表了规矩和限制,代表了大众的利益和个体的不自由,本身是反动物性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总是野蛮总能战胜文明,总是更吸引年轻人,张宏杰梳理楚国兴亡史,反复提到野蛮部族与中原文化的冲突,讲究礼法和贵族精神的春秋时代,常常迂腐可笑,也可敬,但不堪一击。

所以在无法选择的条件里,一旦出现同时拥抱文明又实力强悍的政权,那就是治下的百姓比较幸运的时代,比如孔子怀念的楚庄王时代,比如,新加坡?

新加坡,也叫做李光耀的新加坡,在一个威权人物治理之下,在皮鞭和事无巨细的严苛管辖下,被强迫改造成了文明世界的标杆,奇迹般拥有了文明和繁荣。在民众的一方,对于被迫让渡自由换取利益这种事情,东亚人又有着其他地区人无可比拟的乖巧性格和传统教育。

我总把这一切叫做幸运,是因为人的际遇充满了随机性,同样是亚洲国家,新加坡的幸运在于他们遇到的是李光耀,而不是波布尔特。

值得一提的是,李光耀在东亚不像在西方世界里那样曾饱受批评,反而像是缔造了一种完美模式的明君一样,备受认同和赞誉,所以有人说,从历史上的无数次选择来看,东亚人天生更偏好威权统治,喜欢被管理和明君,倒也不算错,如果走运一点,由威权再过渡到文明自主,那是上天眷顾,赐予他们一个又有能力又有善心的王,如果不走运,那就是千古循环,由乱到治,由治到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云云。

至于说哪种好,没有什么标准,也许正如他们所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譬如猪适合生活在猪栏里给人类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牛适合给它鼻子上拴上铁环去劳作,鸡适合住在笼子里给人类生蛋,什么样的智商和能力,就适合什么样的待遇。

如果认同上面这个理论,那么同样的,什么样的人民,就适合什么样的制度,所谓符合国情或者人民的选择云云,大概如是。

对这一点我可没有异议。

 


作者: 庄曜 

sandstone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谢谢来访。
油翁 发表评论于
很有意思的观点,在人类社会中,确实有着各种各样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适合不同民族和社会群体的发展。而历史也充满了各种对比和教训,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平衡各种因素,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希望我们能够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到更好的发展道路。愿我们的世界能够更加和平、繁荣。感谢分享这篇文章,让我们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