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飞威胁欧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商飞威胁欧美?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以“空客和波音需要担心中国的三大理由”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尽管中国商飞暂时还没有对空客、波音的市场地位构成挑战,但是西方绝对不应轻视来自中国的对手,否则就可能重蹈汽车行业的覆辙。

“尽管空客、波音的高管表示会认真对待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但是这两家企业似乎依然高枕无忧。鉴于之前的竞争对手都蒙受了失败,这种态度也不足为奇。但是,低估中国商飞这家国企却是极其危险的。”

“首先,中国商飞项目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尽管波音、空客在开发新机型时也能拿到政府的资助,但是中国政府有着很长远的规划。当一个产业被宣布为具有战略意义时,中国政府的毅力总是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北京正在大面积推进战略性工业项目,他们不仅仅直接支持行业内的从业公司,还会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保障。比如汽车产业:在电动汽车厂商之外,国家还对电池厂商提供补贴,宁德时代就已经成为了电池行业的全球领军企业。”

“其三,中国不再只是抄袭西方技术。诚然,中国商飞的中短程飞机上有着许多西方零部件,但是这也许是精心算计的实用主义。西方企业的航空发动机已经臻于成熟,所以采用它有助于快速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且,采用西方部件也有助于该飞机更快取得西方国家的适航准入。但与此同时,用本土化国产零部件取代西方产品的工作已经在进行中,我们绝不能怀疑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

“毫无疑问:空客、波音要是想避免重蹈西方汽车行业的覆辙,就必须立即给予中国竞争对手最高度的重视,并做出快速的反应,比如尽早推出全新型号的飞机。”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缩写:COMAC),简称中国商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大型民航飞机的国有企业。公司目标是生产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宽体民用飞机制造商。

2007年2月2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关于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工作汇报,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市成立。

2021年1月20日,随着最后一架在上海大场机场组装AARJ21(现称C909)下线,中国商飞大场生产线正式关闭,以配合大场机场搬迁。公司的前身上海飞机制造厂,就是在此放飞麦道与运10等机体。2021年4月24日,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竣工,这是中国首个国产大飞机生产试飞中心。

2024年10月,中国商飞先后在新加坡和香港开设办事处,新加坡办事处为国产大飞机出海的重要一步,具有标志性意义;而香港办事处则将为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的航空公司客户提供航材保障、维修支援、客户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中国商飞亦和港机集团签订合作备忘录,在飞机机身、部件及物料管理服务方面建立合作关系,以应对ARJ21(现称C909)和C919等中国商飞飞机日益增长的维修需求。

闲聊几句 发表评论于
你总不能指望自己一直吃肉别人只能喝汤吧,西方迟早是要面对现实的。
武胜 发表评论于
还好,没有建议不卖关键零部件给中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