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了一块布

衣食住行,穿衣排在民生四大领域第一位可见服饰的重要性。

在尧舜的远古,人们冬穿麑裘,夏着葛衣,葛布是大麻织品。因为大麻生存能力强,加工也方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大麻布普及,而大麻布制成的衣服也称“布衣”。“布”字其实一开始是指麻布。

白居易《重赋》诗云:“缯帛如山织,丝絮似云屯”,这里的“缯帛”指的是丝绸,也是一般丝织物的总称。其中“帛”又指纯丝制品,“缯”指的是杂帛。考古专家发现的最早的丝织物是在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浅绛色的罗织物,距今已有5600年。

这里蓝婆婆补充一下,“罗”常见跟其他表示贵重丝织物的词一起连用,比如说“绫罗绸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其实“罗”并不是丝织物的名字,而是一种编织工艺。

棉花本源自于古印度,在三国时期,中国的珠江、闽江流域已经开始种植。不过到了元代棉布才开始流行起来,我想跟成吉思汗及其后代多次征服中亚、西亚地区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有关。

那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其实是指麻衣。

啰啰嗦嗦扯这么多起因是因为现在又到了巴黎时装季,大展小展都离不开设计和原材料。我最近看了一个非常简约的展示,讲述的是“蜡染”。原来只知道有贵州蜡染,没想到印尼蜡染全球闻名,后来欧洲人又将印尼蜡染引进到西非,又成为当地的特色。

何为蜡染?就是在白布上用自制的铜器“铜刀、铜壶、铜板等等”点上蜡花。花纹图案可以预先在白布上画好,也可以直接用铜模具印制。画好的白布放入染缸染色,然后经过脱蜡、漂洗。蜡油冷却后在白布表面上形成天然裂纹,颜色渗入后就形成奇特的花纹效果。

古老的技术加上现代的设计,让“蜡染”布料在复古中又增添了时尚元素。

法国爱好女红者众多,乡下集市上有卖布头的小摊儿,在摊主那里扯了一块布,回家后我将这块布跟原来的桌布混搭在一起,发现颇有些普罗旺斯的炖菜加印度春饼的美妙舒适之感。











踩着春天的阳光走几步~



海洋蓝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赏心悦目啊 祝春安
海洋蓝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棒棒' 的评论 : 握手
小棒棒 发表评论于
布好看,我也喜欢各种布,可惜自己手不巧,没法把布翻出花样来。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这些布好漂亮,太喜欢了。好久没有逛布店了,那久远的乐趣被你的文字和图片勾起来啦:)春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