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纽约八年
红叶 作品
第二十二章 回乡探亲 (6)
最后一次去医院同杨文森的父亲告别后,第二天,他们终于踏上了归途。
归途又仿佛是一场万里长征。
从杨文森的老家坐车到附近的县城里,然后再坐长途汽车到省城, 再从省城乘坐国
内航班, 再转国际航班。
等到飞机终于抵达纽约已是晚上,过美国海关时,卢丹又遇见了麻烦,差点进不来。
下飞机后,在过海关时, 杨文森和卢丹就分道扬镳了。
杨文森持美国护照,走的是美国公民的通道,而卢丹走的是外国公民的通道。
排队轮到卢丹时, 她走上前去递上自己的中国护照,海关人员翻看了一阵,问道:
“ 你在美国是什么身份?”
“ 我正在等待绿卡期间。” 卢丹回答。
那人又在电脑里查看了一阵,对卢丹说:“ 你到那个房间去。”
卢丹被指定到旁边的一个大房间里,让她坐在那里等待。
杨文森已经通过海关了,见状过来询问是怎么回事情。海关官员简单地告诉了他情
况,让他也去那个房间里陪同等待。
房间里面坐着满满的人,一个个被叫到前面去问话,眼看着全部的人都走完了,最
后才轮到卢丹。
“ 你没有办理回美证。” 海关的官员对卢丹说。
“ 我有美国的工作许可证。” 卢丹说。
“ 与此无关。” 海关官员简短地回答。
卢丹这才知道,在等待绿卡批准的期间,她是不能随便回中国的,要申请回美证才
可以重新进入美国。
“ 我现在替你办的是紧急回美证,让你能够进入美国。但是我不能保证移民局会怎
样处理,你以后可能会有麻烦。” 那位海关官员对卢丹说。
他们从机场出来时,已经是半夜一点多钟。机场的女工作人员陪同他们一起出来,
在他们身后拉上了大门。
过了一段时间, 仍然是风平浪静,卢丹没有收到从移民局的任何来信,这件事情似
乎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事后朋友告诉卢丹,她算是运气不错的,遇见这种情况海关官员完全可以拒绝她入
境。
朋友还说她有位熟人就是类似的情况,也是嫁了个美国公民,在等待绿卡期间没有
办理回美证就回国探亲,结果在过美国海关时被拒绝入境,让她原机返回。后来那
人的丈夫费了好多功夫,花钱请律师,等了半年多才得以让太太重新进入美国。
卢丹觉得自己很幸运,总算碰上个好心的海关官员。
从杨文森的老家回来后,卢丹觉得,她对杨文森有了更多的了解,但他们之间仿佛
也有了更深的隔阂。
或许这也是她的错,刚认识三个月, 对杨文森根本就不了解,不了解他的性格,不
了解他的家庭状况,不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就同他匆匆忙忙地结婚了,确实是太草
率了。
无奈在异国他乡,大家来自五湖四海,鱼龙混杂,很难清楚地了解对方的底细。不
象在自己的家乡,亲朋好友众多,知根知底, 有时只能碰运气了。
卢丹也同杨文森诚恳地谈过几次, 但是似乎无法沟通。
两人面对面坐着,说着彼此能够听懂的语言,无奈彼此思维之间的距离却如同星际
般遥远。
主要的矛盾是两人的观念完全不同,卢丹认为她同杨文森结婚后,他们俩组成了一
个小家庭,只有在先照顾好自己的家庭的基础上,才能照顾到杨文森的原生家庭的
家人们。
但杨文森却固执地认为他如今有钱了,理所当然地应该给他的家人金钱上的资助。
他的家人同他血脉相连,血缘关系是最牢固的,是永远切不断的,他不能没有良心。
” 可是我们根本不是什么有钱人啊。” 卢丹反驳道。
卢丹心想,杨文森每月挣的那点工资连维持家庭基本开支的一半都不够。但是她没
有说出口, 否则他一定会觉得伤了他的自尊心的。
他们没房,没多少存款,虽然有车,但是车在美国是上班族的必需品,不是奢侈品。
他们在异国他乡尚处在艰苦奋斗阶段,为什么要莫明其妙地自充成功人士呢?
但是杨文森置之不理, 想要改变他几十年形成的观念和思维,谈何容易。
卢丹觉得深深的后悔,当初做出同杨文森的结婚决定确实是太匆忙、太轻易了。
婚姻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能将以前两个完全不相干、互不相识的人系在一起,从
此后同甘苦,共命运。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那么几步是非常关键的,婚姻就是其中之一。选择怎样的人生
伴侣, 就会有今后怎样的人生道路,婚姻的幸福与否对於女性的影响更加巨大。
她曾经劝莎莎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可自己做出的决定不也是很匆忙
很草率吗?道理人人都懂,但亲身实践起来又是一回事。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等到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后, 往往已经
为时太晚。
许多错误已经造成,许多时光已经流逝,宝贵的青春如同小鸟般展翅一去不返。
无奈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买的,如今尘埃落定,她就是后悔也已经太迟。
卢丹只有叹气,既然已经结了婚,还是想办法和杨文森尽量沟通、和睦相处吧。
上一篇: 纽约八年 (117)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3269/202502/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