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的烦恼

  早几年,孩子小的时候,我把孩子当猴养。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来了,就让孩子表演一段,也不管孩子乐不乐意,吹拉弹唱背唐诗,最不济劈叉、翻筋斗、拿大顶也行,热闹又有面子,多好。



  可惜,猴子们一个个长大了,才艺都丢了,重要的是——不听话了。没有猴子可耍的节日,过得那叫一个浑浑噩噩、支离破碎、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别说猴没了,连传统的节日聚会都少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节日气氛该有的还得有。孩子们不干,还有我啊,这有什么难的?低调做人,高调耍猴,等自己练好了,什么时候想耍就耍一通,保不齐有谁爱看这个的,还专门请我去家里爬梯呢,节日气氛不就又回来了。

  去年万圣节,我正式拜师“猴门”,选了一套猴拳开始练。猴拳容易,弯腰曲腿,挤眉弄眼,左手五个手指肚挤在一起,右手手掌反过来搭脑门上,东张西望,练熟了,还可以把一条腿伸出去,假装给路过的人使个绊。从小看这个长大的,不用学都会。

  阳历年的时候,动作基本到位,但神态不够“猴贼”。农历年快到的时候,练得差不多了。我穿上红衣裳,央求好友帮忙给录个视频,加个红灯笼边框,配上“红红火火过大年”字样,我自己在框里耍猴拳,别提有多喜庆了。

  视频做好,就等除夕。到时候,大家伙在群里拜年发表情符,我发猴拳,显得既有水平又有诚意。如果有人懂事,给点个赞,我就扒拉扒拉,看他有什么好东西,回点一个。如果有小辈的点赞,就给他发个红包。

  没想到,我发完了等半天,根本没有想象中暴风骤雨般的点赞。看来懂事的人不多,情商堪忧。当然,也许刚才被刷屏了,没看见!没关系,咱们猴性不改,我算好时间,差不多是国内半晌午、这边黄昏的时间,两边通吃,又发一次。那些发拜年私信的,一网打尽,一律回发猴拳,逼他们点赞,学学怎么做人。

  本以为猴拳拜年是年度社交神技,没想到——报应来得太快!有位群友看我带了个好头,也来劲了,把自己跳广场舞的视频发了上来!我一看,礼尚往来吧,啪啪点赞。哪知道,这一赞下去,直接点燃了她的舞蹈热情,她立刻翻出了几年前的“经典作品”——独舞、男女双人舞、女子小群舞,几年前新年联欢的,老年中心慰问的,全发上来了,坐等点赞。

  真正考验人的,还是“娃娃轰炸”!

 我堂哥,去年喜提小孙女一枚,过节期间的最大乐趣,就是给亲戚们单独私信发小baby的高清特写大合集,连照片带视频,连环轰炸,绝不允许你假装看不见。小baby坐着发呆,小baby吃手手,小baby打哈欠,小baby站着使劲拉臭臭……

  我夸,我夸,我疯狂夸:“好可爱!”、“太萌啦!”、“哎呀太聪明了!” 夸到第三十次,词穷,陷入“好可爱—真可爱—太可爱了”的死循环……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年轻时狂炫娃;然后给别人家娃捧场;空巢了,自己耍猴,自己点赞。节日嘛,大家开心最重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