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棠夫妇的成功人生和悲情人生
王晓棠曾是大名鼎鼎大家熟悉的电影明星。相对而言,他的丈夫言小朋的知名度就差了不少,虽然言小朋也可算电影明星,演过不少电影,由于都不是主角(主要演员名单上没有他),大家对他就不太熟悉了。
言小朋出生于1925年,言家也是京剧名家。父亲言菊朋早年与梅兰芳、马连良、余叔岩齐名;姐姐言慧珠、哥哥言少朋五、六十年代也是京剧名家,都是文艺二级演员。言小朋也曾是小有名气的京剧演员,10岁就开始登台演出了。
参演《三娘教子》时言小朋才15岁
1949年,言小朋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在总政文工团京剧团、话剧团当演员。由此也有缘与王晓棠相遇了。 王晓棠1934年出生,她的母亲是一位京剧票友,她请京剧名旦教王晓棠唱京剧,王晓棠十几岁就出演过多出京剧。并在1952年参军被黄宗江(言小朋与黄宗江一起去上海招人的)将她招到了总政京剧团,与言小朋同团。1954年3月,王晓棠被调到总政话剧团,为了与王晓棠在一起,言小朋也申请调到了总政话剧团,最终俩人在1955年结婚组建了家庭,1956年11月他们独生儿子言群出生。此后,王晓棠的电影艺术生涯开始快步进展,主演了电影《神秘的旅伴》《边塞烽火》后被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演员,不久就产生了经典特务“阿兰”。
1959年,言小朋也调入八一厂当演员,并在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中与王晓棠一样一人饰演两个角色,王晓棠饰演主角金环和银环,言小朋演房东“苗先生”和监狱看守。夫妻俩在同一部电影中各自扮演两个角色,这在影视圈是绝无仅有的一例。
《战上海》中的巴队长
在八一厂,两人忙于拍片,事业顺达,王晓棠更名列“二十二人电影明星”之榜,名声已超过言小朋。从八一厂的工资表可知,虽然言小朋比王晓棠大9岁,入行也早好多年,但他们的工资级别是一样,都是文艺十级(98元)。
文革开始,王晓棠、言小朋遭受了磨难,1969年12月他们被迫从八一厂转业,到北京怀柔县林场当工人。他们的儿子言群在城里上学,被寄养在一位亲戚家里。1974年,不满18岁的言群患上了肝炎,因治疗延误后不治早逝,这给王晓棠、言小朋带来巨大的悲痛。
1975年3月,王晓棠、言小朋重新回到八一厂,开启了新的事业周期,王晓棠开始尝试导演工作,并在1984年正式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言小朋也接拍了《南海风云》《白求恩》《奸细》《女兵》《三等公民》《曹雪芹》《间谍战与女色无关》等影视剧。
1988年,王晓棠任八一厂(军级)副厂长,正值军衔制恢复,被授予大校军衔。1992年9月王晓棠任厂长,并在1993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成了电影史上从明星到女将军的唯一人。
就在王晓棠事业仕途皆顺之际,言小朋却在1992年6月不幸因病去逝(享年67岁),又将王晓棠推入悲痛的深渊。虽然丈夫离世时王晓棠才58岁,无儿无女,但她没有再走进婚姻,直到现在一直一个人在北京养老。王晓棠夫妇从事业来说,有过一个成功的人生;但因中年失子,言小朋的较早离世,他们的人生又是一个悲情人生,尤其对王晓棠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