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版愚公给我们的投资启示

计算机博士,硅谷程序员。喜欢理财、读书、健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在初二语文课上,学了《愚公移山》一文。愚公希望用全家几辈子的代价,在太行山、王屋山中开辟一条道路。后来上天被他的精神感动,派神仙把二山搬走,圆了愚公的梦想。

当然,这个故事是《列子》中的一篇神话寓言故事,古代中国并没有愚公此人。

然而,在20世纪,这个世界上的确出了一个“愚公“!

故事发生在1960年的印度。在东北部的比哈尔邦有一个山区小镇,叫吉拉尔镇。那时,该镇非常偏僻。村民如果需要补给或就医,就必须沿着山脊走上70公里。

有一天,一个女村民在山脊上行走时摔倒了,受了伤。她的丈夫达什拉斯·曼吉得赶紧带着妻子到城里看医生。然而在漫长的求医旅途中,女村民就撒手人寰了!

曼吉哀痛之余,他不想让其他人重蹈覆辙,因此发誓要在山上开辟一条路。

曼吉出生于一个穷困劳工家庭,家里资源有限。他将家里的三头羊牵到市集卖掉,换得凿子和榔头。从此,他开始在山脊上开凿。当地村民听说曼吉的目标时,都嘲笑他说这是不可能的。然而,他从未放弃。

在接下来的22年里,曼吉夜以继日,一个人慢慢地凿开了这座山。他最终凿出了一条长110米、宽9.1米、深7.6米的小路。

在20世纪80年代初完成这条路时,他总共凿掉了7000多立方米的岩石,为自己赢得了“山人”的绰号。

凿通这条小路后,曼吉将吉拉尔镇与邻近村镇之间的通行距离从70公里减少到了15公里。

我在谷歌地图上搜索“Dashrath Manjhi Passthrough”,找到了他为之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那条小路。



曼吉在2007年去世,享年73岁。比哈尔邦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2016年,印度发行了纪念曼吉的邮票。



2015,根据曼吉故事改编的电影《曼吉》上市,中文名字就叫《印度愚公》。

曼吉以一人之力,借助最基本的工具,用了22年时间,竟然凿开了一座大山。他的毅力和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其实,在投资理财方面上,我们照样应该学习曼吉的精神,坚持投资,实现慢慢致富。只要我们的投资时间足够长,我们必将享受到复利的魔力。

比如,如果你坚持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每年的平均收益率仅为微不足道的10%。即使你每年只投资一万元,30年下来,你也能够积累180万资产,而最初投资的一万元,产生的收益率高达1700%!

如果你坚持40年,你的财富将增长为480万。而最初投资的那一万元,产生的收益率为4500%!

枫雪故都 发表评论于
这个故事,很受启发,谢谢分享!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uitan135@gmail.com' 的评论 : 的确如此!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见过把铁杵磨成针的人啊!

所以,曼吉的真实故事,才如此感人。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来访!

我小时候挖过山,知道挖山的艰辛。呵呵。
cuitan135@gmail.com 发表评论于
“铁杵磨成针”,长期坚持的最好诠释,谢谢分享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1

印度版的愚公,哈哈!

复利是普通老百姓致富的一种实用方式,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我最近看了一个脱口秀,说愚公移山不如搬家,我当时觉得还有点道理。今天从居士这里得知还真有一个印度愚公,这故事很感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谢谢居士的热心指点!"

在农业社会,搬家的成本和风险非常高,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比如战乱、水灾),农民是不会放弃房屋、田产搬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的。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我最近看了一个脱口秀,说愚公移山不如搬家,我当时觉得还有点道理。今天从居士这里得知还真有一个印度愚公,这故事很感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谢谢居士的热心指点!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子的总结和点评!
麦姐 发表评论于
真有现实版的愚公移山,这印度哥太厉害了,有目标,有毅力!硅谷从这个故事说到:“坚持投资,实现慢慢致富。” 非常有道理,跟!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谢谢居士分享这么震撼的故事."

谢谢鹿葱!故事的确很感人!曼吉后来还上了印度的邮票。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沙发!谢谢居士分享这么震撼的故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