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韩诗外传6.13:易曰困于石 原文: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此言困而不见据贤人者也。昔者、秦缪公困于淆,疾据五羖大夫、蹇叔、公孙友而小霸。晋文困于骊氏,疾据咎犯、赵衰、介子推而遂为君。越王勾践困于会稽,疾据范蠡、大夫种、而霸南国。齐桓公困于长勺,疾据管仲、甯戚、隰朋,而匡天下。此皆困而知疾据贤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6.12:田常弑简公 原文: 田常弑简公,乃盟于国人,曰:“不盟者、死及家。”石他曰:“古之事君者、死其君之事。舍君以全亲,非忠也;舍亲以死君之事,非孝也;他则不能。然不盟,是杀吾亲也,从人而盟,是背吾君也。呜呼!生乱世,不得正行;劫乎暴人,不得全义,悲夫!”乃进盟,以免父母;退伏剑,以死其君。闻之者曰:“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6.11:古之谓知道者曰先生 原文: 问者曰:“古之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言先醒也。不闻道术之人,则冥于得失,不知乱之所由,眊眊乎其犹醉也。故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0-07 10:39:07)

韩诗外传6.10:民劳思佚 原文: 民劳思佚,治暴思仁,刑危思安,国乱思天。《诗》曰:“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译文: 人民劳苦就希望安逸,统治残暴就希望仁治,刑法酷虐就希望安宁,国家混乱就希望上天来拯救。《诗经》说:“人民没有力量拯救自己,只有祈祷上苍。” 侠客心得: 人民到了绝望的时候,就只有祈祷上苍。冠状病毒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程颐妙解巽卦九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上巽下巽,巽,易经第五十七卦。巽者,风也,令也。政令如风,迅速普及天下;法令如风,以顺天应人为要。王德如风,春风送暖,吹开灿烂桃花,剪开柳叶婆娑,吹暖炊烟袅袅。巽卦九五作为天下的君王,应该如何行使王权?巽卦对他又有什么智慧呢?爻辞如是说: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6.9:不学而好思 原文: 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不以诚立,虽立不久矣;诚未著而好言,虽言不信矣。美材也,而不闻君子之道,隐小物以害大物者,灾必及身矣。”《诗》曰:“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译文: 孔子说:“不实践而只是喜欢思考,尽管有知识但是心胸不开阔;学而实践但是不够敬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6.8:仁者必敬其人 原文: 仁者必敬其人。敬其人有道,遇贤者则爱亲而敬之,遇不肖者则畏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若夫忠信端悫而不害伤,则无接而不然,是仁之质也。仁以为质,义以为理,开口无不可以为人法式者。《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 译文: 仁者一定要尊敬他人。尊敬他人的道理是,遇到贤人敬重地亲近他,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6.7:夫服人之心 原文: 吾语子:“夫服人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幽人;勇猛强武不以侵人;齐给便捷,不以欺诬人。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遇君则修臣下之义,出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老则修弟子之义,遇等夷则修朋友之义,遇少而贱者则修告道宽裕之义。故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旷然而天地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0-03 09:48:03)

韩诗外传6.6:天下之辩 原文: 天下之辩,有三至五胜,而辞置下。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悖;输公通意,扬其所谓,使人预知焉,不务相迷也。是以辩者不失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故辩可观也。夫至于繁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悖,数譬以相移,外人之身,使不得反其意,则论便然后害生也。夫不疏其指而弗知,谓之隐;外意外身误导,谓之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0-02 11:36:05)

韩诗外传6.5:古者有命 原文: 古者有命:民之有能敬长怜孤、取舍好让、居事力者、命于其君,然后命得乘饰车骈马,未得命者、不得乘饰车骈马,皆有罚。故民虽有馀财侈物,而无礼义功德,则无所用。故皆兴仁义而贱财利,贱财利则不争,不争则强不陵弱,众不暴寡,是君之所以象典刑而民莫犯法,民莫犯法,而乱斯止矣。《诗》曰:“质尔人民,谨尔侯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