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韩诗外传4.15:人主欲得善射及远中微 原文: 人主欲得善射及远中微,则悬贵爵重赏以招致之,内不阿子弟,外不隐远人,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谓之大道也哉!虽圣人弗能易也。今欲治国驭民,调一上下,将内以固城,外以拒难,治则制人,人弗能制,乱则危削灭亡可立待也。然而求卿相辅佐,独不如是之公,惟便僻比己之是用,岂不谓过乎!故有社稷,莫不欲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4.14:天子不言多少 原文: 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财货,不贾于道。故驷马之家,不持鸡豚之息,伐冰(凿取冰块)之家,不图牛马之入,千乘之君,不通货财,冢卿不修币(帛也)施,大夫不为场圃,委积之臣,不贪市井之利。是以贫穷有所欢,而孤寡有所措手足也。《诗》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4.13:古者八家而井田 原文: 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广一步、长百步,为一亩;广百步,长百步,为百亩。八家为邻,家得百亩,馀夫各得二十五亩,家为公田十亩,馀二十亩共为庐舍,各得二亩半。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朱震妙释鼎卦九二:良禽择木 上离下巽,火风鼎,易经第五十卦。下巽为风,为木,风吹火旺,木助火盛,上有金属器皿(九二至九四之互乾),内盛有水(九三至六五之互兑),一副烧火做饭的图画。民以食为天,前面革卦的改革不也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吗?所以革卦之后是鼎卦,君王以鼎养人,普惠子民。为了巩固改革的成果,初六继续清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8-08 09:24:34)

韩诗外传4.12:晏子聘鲁 原文: 晏子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子贡怪之,问孔子曰:“晏子知礼乎?今者晏子来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何也?”孔子曰:“其有方矣。待其见我,我将问焉。”俄而晏子至,孔子问之。晏子对曰:“夫上堂之礼,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趋乎!今君之授币也卑,臣敢不跪乎!”孔子曰:“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4.11:君人者以礼分施 原文: 君人者、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臣以礼事君,忠顺而不解,父宽惠而有礼,子敬爱而致恭,兄慈爱而见友,弟敬诎而不慢,夫照临而有别,妻柔顺而听从,若夫行之而不中道,即恐惧而自竦。此全道也,偏立则乱,具立则治。请问兼能之奈何?曰审礼。昔者、先王审礼以惠天下,故德及天地,动无不当。夫君子恭而不难,敬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4.10:礼者治辩之极也 原文: 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统也,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也,不由之,所以陨社稷也。是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武;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昔楚人蛟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宛如钜蛇,惨若蜂虿(chài,蛇、蝎类的毒虫),轻利刚疾,卒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8-05 11:07:27)

韩诗外传4.9:韶用干戚 原文: 韶用干戚,非至樂也;舜兼二女,非達禮也;封黃帝之子十九人,非法義也;往田號泣,未盡命也。以人觀之則是也,以法量之則未也。禮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詩》曰:「靜恭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穀(gǔ善,此指福)以女。」 译文: 韶乐的表演用盔甲和斧头,不算是最高境界的音乐;舜帝娶两姐妹为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胡翘元释解鼎卦初六:革故鼎新,改过迁善
上离下巽,火风鼎,易经第五十卦。革故鼎新,革卦之时除掉败坏的古旧,到了鼎卦要建立和巩固新风尚、新秩序。鼎本来是烹煮食物的器具,后来成了祭器和权力的象征,所以春秋时期强盛一时的楚国一度想问鼎中原。鼎卦本身就很像鼎的样子,初六是鼎的短腿,九二到九四的乾卦像是鼎的腹部,六五是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4.8:齐桓公伐山戎 原文: 齐桓公伐山戎,其道过燕,燕君送之出境。桓公问管仲曰:“诸侯相送,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畏而失礼也。寡人不可使燕失礼。”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之。诸侯闻之,皆朝于齐。《诗》曰:“静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译文: 齐桓公伐山戎,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