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太郎

本人喜爱旅游,各地风土人情在此与各位分享
个人资料
正文

莎翁故鄉遊

(2014-05-12 08:21:29) 下一个

莎翁故鄉全名叫做愛汶河上的斯特拉(Stratford-upon-Avon),城名是由古英語的「道路」(straet)與「淺水灘」(ford)兩個詞組合而成。這地方今日是個小鎮,有兩萬餘人居住,但在莎士比亞的年代,人口僅有千餘人。 顧名思義,斯特拉福位於愛汶河(Avon)畔,距倫敦西北一百五十四公里處的瓦威克夏郡Warwickshre的正中心。因出了個莎士比亞而名聲。如今在這個小鎮,到處都是與莎翁有關的招牌,諸如「莎士比亞研究中心」、「皇家莎士比亞劇院」、「莎士比亞書店」、「莎士比亞酒巴」以至「羅密歐與朱麗葉咖啡屋」等。這個充滿鄉村景貌的小鎮,河流縱貫,廣植林木,流水上倒影的小橋,配上甚具古雅味道的古舊英式建築物,樓高兩三層的建築物,有不少是紅磚砌成,牆上長滿翠綠的攀藤,木窗上則見美麗的圖案,頗能返樸歸真,回歸自然。
    莎翁的故居是在衡利街(Henley Street),一間兩層木屋,有個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的後花園。跑出屋外,河岸可見高高尖尖的哥特式教堂直刺雲天。這裡不是廣漠的原野,或是壯闊的海洋,難怪莎翁的作品少見豪邁恢宏,多的是細緻的心理刻劃,大概因為他的故鄉,也是用工筆才能畫出它的特色。本來這是個優雅小鎮,但因為遊人如鯽,使其原有的文學氣質盡失。凡是遊客多的地方,就顯得俗氣,商業味道甚濃。最多人的地方是位於衡利街的莎士比亞誕生地,兩層木屋,內裡是十六世紀陳設。毗鄰的「莎士比亞研究中心」,有內容豐富的「莎士比亞世界」展覽,讓人對莎翁生平有更多了解。 他十八歲時與比他年長八歲的安娜.海撒威(Anne Hathaway)結婚,生下一男二女後,廿一歲就離開妻子,現有的記載,只追溯至莎翁從廿八歲開始在倫敦先後當過劇場雜役、演員和編劇,但從廿一歲至廿八歲這七年時間,他究竟跑到哪裡,做過甚麼,始終是一個謎。唯一可以推斷的,是他與妻子感情不會好,讓妻子守活寡 莎翁名成利就之後,在故鄉投資房地產,買了當時數一數二的豪宅,叫「新地方」(New Place),但他死後,根據遺囑,「新地方」的承繼權是其長女蘇珊娜,其妻子則分不到分文。 當莎士比亞十多年來身在倫敦,其妻子安娜是住在她出嫁前的房子,那是在莎翁故居以西約一哩叫 Shottery 的地方,是一座以麥草作屋頂的農舍,花草樹木很多,小徑石路,圍板欄柵,甚有田園風味,可惜男主人長期不在,可以想像一下女主人何寂寞。 大文豪雖然不愛妻子,但看他寫出感情豐富的《十四行詩》,他不會沒有愛情。詩中的「黑膚女郎」是否真有其人?有人說那是暗指同性戀人,可惜那年代沒有揭秘報章,沒有狗仔隊,莎翁仍能保留私隱,令後代的窺秘狂大失所望! 如果相信真有所謂「地靈人傑」的話,那麼倫敦遠郊英格蘭中部的斯特拉福鎮,必然散發出魅力,因為那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出生地和生活過的地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