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易经智慧-杨万里妙解节卦上六:文天祥的正气,首阳山的悲歌

(2021-06-25 08:26:06) 下一个

 


易经智慧-杨万里妙解节卦上六:文天祥的正气,
首阳山的悲歌

 

节是第六十卦。水泽节,水本性凶险易变,因为适当的节制而润物无声、恩泽万方。其实温润如玉的彬彬君子也没有什么诀窍,他也就是一个会用节道的人。节卦六爻,时位不同,节道也不一样。初九潜龙,要沉默如金,要节制口舌;九二见龙在田,要以动为节,有行动才可以到下一个节点;六三没有才德,不懂节道,叫苦不迭;六四身居正位,承顺九五,安于守节;九五刚明中正,践行中正的节道,因为节制适中所以愉悦,于是甘节风行天下。那么节卦的最后一爻,上六的节道又是如何呢?爻辞如是说: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象》曰: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上六是苦节,痛苦地节制自己,这样坚持下去十分凶险,但是他不会后悔。孔子小象说,苦节一定凶险,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字面意思都明白,但是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南宋刚正不阿的杨万里给出了答案,他说:

一面说“凶”,一面又说“不后悔”,那么这“凶”就不是凶了。人们都觉得苦得受不了,而他自己却把苦当作甜,无怨无悔,不怨天不尤人,坚定不移,又有什么好后悔的?圣人出于怜悯,所以用“凶”字告诫他;同时又赞许他的节操,又称赞他“不后悔”。但是圣人又悲哀地说:此路不通啊!你的穷途末路,不是因为走错了路,而恰恰是因为坚持正义。这样的凶险,又怎么知道走不通呢?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是求仁得仁的壮举。上六的道义使人悲痛,这就是上六的荣耀啊。学易经的人在此应该深思啊。

伯夷叔齐为了君臣道义而不承认周武王的天下,发誓不食周黍,在首阳山挖野菜为生。后来周人说野菜也是周家的,他们就活活饿死了。这就是杨万里说的苦节,其过程是极其凶险的,其结果是要命的,但是他们不后悔,因为他们追求的是道义,求仁得仁,舍生取义,他们维护了气节而舍弃了生命。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的苦却是甜的,他们的“穷途末路”其实是畅通无阻的。

天地有正气!文天祥的苦节,最后凝聚成的,不是亿万人的标杆吗?

 

附原文:

楊萬里:曰凶,曰悔亡,是凶而不凶也。人苦其苦,而己甘其苦,不怨、不懟、不惑、不渝,又何悔焉。聖人憫其人而戒之以凶,又嘉其節而許之以悔亡,而聖人又哀之曰:其道窮也。斯窮也,不以非道而窮,蓋以道而窮者。上六之凶,何知非通與?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求仁而得仁。上六之道其使人悲也,而上六則榮矣。學者至此宜覃思焉。

《周易解注傳義辯正》卷二十九,長沙彭申甫編輯,第503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孤岛侠客 回复 悄悄话 天地有正气!文天祥的苦节,最后凝聚成的,不是亿万人的标杆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