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易经智慧-朱熹详解蛊卦初六:巽顺长子承父业,内刚外柔振家声

(2021-11-20 07:51:03) 下一个

 


易经智慧-朱熹详解蛊卦初六:巽顺长子承父业,内刚外柔振家声

 


山风蛊,易经第十八卦。风止于山下,阴风瘀积,病毒细菌泛滥,瘟疫疾病流行,一片败落之象。对于家国来说,垂暮之年的父辈高高在上,因循守旧多年。由于缺少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家国积弊已久,病得不轻啊。此乃蛊毒之蛊。能拯救时弊的,当然是年轻有为的长子,所以初六爻辞说: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初六,承担治理父辈遗留的问题,有个能干的儿子,父辈的错咎得以更正。始终持有共渡时艰的精神才能吉祥。孔子在小象辞说,治理父辈的遗留问题,是真心地对先辈的继承。

 

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说,干,如同树木的主干,是树枝和树叶所依附而直立的。蛊是指前辈已经出现问题的端倪,因此蛊卦每一爻都有父母出现,长子能处理出现的问题从而得以整治和振兴。初六之时,问题还不是很严重,事情还容易解决,因此占辞说有长子整治时弊,父辈可以没有错咎。但是也很危险,所以警戒占卦者应当任用长子,而且能共渡时艰,才能最终有吉庆。

 

初六柔处刚位,心志刚健果决有治蛊之才,而外表巽顺能摆脱前辈的阻力,二者缺一不可。老一辈遗留的问题,一定有强大的守旧势力,为了保护自己的蛋糕而不遗余力地阻挡甚至扼杀变革治蛊者,因此初六需要柔顺周旋而不是正面顶撞,更需要顽强的意志而能坚持到底。周宣王就是这样一位能“干父之蛊”的长子,他从父亲周厉王继承了腐朽破败的周王朝。他任用贤才,广开言路,励精图治,结果周王朝出现了难得的宣王中兴。

 

朱熹原文:

 

幹如木之幹,枝葉之所附而立者也。蠱者前人已壞之緒,故諸爻皆有父母之象,子能幹之則飭治而振起矣。初六蠱未深而事易濟,故其占為有子則能治蠱,而考得無咎,然亦危矣,戒占者宜如是,又知危而能戒,則終吉也。

 

-------《周易解注傳義辯正》卷一至四,長沙彭申甫编辑,第660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