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韩诗外传1.6:君子有辩善之度

(2022-04-24 12:10:22) 下一个

韩诗外传1.6:君子有辩善之度

 

原文:

 

君子有辩善之度,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宜于时则达,厄于穷则处,信礼者也。凡用心之术,由礼则理达,不由礼则悖乱。饮食衣服,动静居处,由礼则知节,不由礼则垫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移步,由礼则夷。国政无礼则不行,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王无礼则死亡无日矣。《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chuan2,速也)死!”

 

译文:

 

君子能明辨善恶把握好尺度,以此可以调理心气,像彭祖一样长寿;君子修养品德自尊自强,就会有像尧禹一样的美名和成就;时代清明适合理想就显达,黑暗困窘就独善其身,坚守礼义的人就是如此的。凡是需要动用心思的时候,合乎礼就能通达,不合乎礼就会出乱子。吃饭穿衣,一动一静,合乎礼就知道节制,不合乎礼就堕落生病。容貌态度,一进一退,符合礼就能平安无事。国政不合礼就行不通,王的事业不合礼就不能成功,国家不施行礼就不能安宁,王不遵循礼很快就会灭亡啊。《诗经》说:“做人而不遵循礼义,不如早点死掉!”

 

侠客心得:

仁义礼智信,天之大道,人之大本。仁住于心,礼行于外;礼行于外,仁养于心。因此没有仁心,行必悖于礼;行不合于礼,仁德就不能积于心。仁心得不到涵养,生命的动力就散失了,如何能有彭祖之长寿?没有仁心,则没有仁德,言行形同禽兽,如何能有尧舜的美名和功业?有了礼,就能善待他人,就有朋友帮助你,做事无不成功。仁心存于己,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一切行止皆出自于真诚,这是做人的基本尊严。因此,没有礼,国将不国,王将不王,人何以为人?

 

老子也有同样的结论, “强梁者不得其死”。强梁者只有对别人的征服和欺压,没有仁爱之心,哪能有好死呢?而他提倡的以德报怨最能存养仁心,只是一般人很难做到啊。

 

这正是:

一方心地稻粱生

天地氤氲自长成

竭力尽心除秕稗

年年丰稔谷仓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