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拥有九位数财富的消费选择



文学城名博硅谷居士是美国湾区的一位成功人士,他是清华校友和湾区高薪的网络专家。他的投资成功经验不仅在文学城受到追棒,还在小红书上成为红人。

他也是三个孩子的老爸,为我们前不久在硅谷核心地带的中餐馆里见到的很多不到50岁的70后。

硅谷居士早已经财务自由,现在他谈论的是财务自由后的变化。我已经不算是穷人了,但是仍然对财务自由没有什么概念。恐怕是自己不太管家里每月的开销,信用卡使用起来也没有人管,头痛的事尽是家里财政部长的责任。

我们是努力工作度过了为桌上饭菜操心的阶段,硅谷居士现在的目标是退休财富拥有九位数,也就是拥有一亿美金的私人总财富, 即一个以美元为单位的小目标。你们说这会让人情何以堪?我希望他在湾区是安全的,应该防止土匪打劫。

这是他说的原话:“因为根据我的计算,只要我坚持投资指数基金,在我65岁左右时,我的财富足够达到九位数”。

据说硅谷居士的投资策略是紧盯指数持续进场,在以往30年的S&P 500涨了13倍,这还没有包含复利的叠加效应。早知道这曲线, 我们现在已经财务自由了,虽然我们退休金投资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可见ChatGPT的说明:“截至2025年1月31日,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收于6,040.53点。 回溯30年,即1995年初,S&P 500指数约为460点。因此,在这30年间,指数增长了约13.13倍。这相当于年化增长率约为8.3%。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仅反映指数价格的增长,未包含股息再投资的收益。若考虑股息再投资,实际回报率会更高。此外,市场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结果”。

我便在朋友圈这样发问:“这清华校友谈的是九位数的退休金,500万退休金的家伙心里怎么想?”

与硅谷居士不愿意花钱过高档生活相比,拥有他这般退休财富后,很多人的消费哲学恐怕大不相同。

斯坦福本科和华大MD老爸:“上井岗山,找毛委员! [加油]”,他要闹革命均贫富了,他继续留言:“What makes a life more fascinating is “die with zero”! This beats 9-digits, beats $5M ”(“让人生更精彩的是“Die with Zero”!这比九位数财富、更比 500 万美元更胜一筹 )

我的回复:“Die with Zero will make the Earth explode. We have to make some legacies.”(““Die with Zero”会让地球爆炸。我们必须留下些遗产”)

斯坦福本科和华大MD老爸:“我不知道65岁时退休帐上有一百粒米有什么意义? 你这位居士朋友似乎是为了数字而在追求数字。我们这????社会的一个正常的行为应该是富人去花钱,去买古董房,去住豪宅,去买高档车,出去玩,出去吃,出去消费,这样,比他穷的一些人,例如为他割草的,为他油漆房子的,为他端茶送饭的waitress 的才能有一个好一点的收入。那曾经的MAGA原创者,伟大的总统Reagan将其称之为Trickling Down效应!吴教授你记得吧?

“就算这居士真是投资天才,beating all the odds, beating all the famous花街大佬,到了65岁,他满打满算也就只有10年的Active Years to Enjoy his Life! How is he going to “吃掉”那么多米粒儿?

“据已经先行了一步的朋友们说,我们这帮老留的退休生活,在生活水平不下降,同时一年出去一二次大旅游的情况下,每年有四分之一粒米基本上足亦。所以,君若有五粒米,一年提取4%,外加SS的钱,就有~$250K了。美国的股市平均涨多少?所以,“花不完,根本好不完”!

“居士本出自乡土,读起他的帖子来,完全不像是个在日常生活中会去刻意“花钱”的人,(不知他太太是否也是同类项[Grin]), 所以,就算他退休后一年再加半粒米,$0.75M/年,他如何处置那么多粒米?留给自己的孩子? Give me a Break! 若不能Die with Zero, 捐了最好[Grin][Worship][ThumbsUp]”

“所以,我们老留的口号应该是:“Die with Zero”! 决不给自家的孩子添累赘!

“不多写了,得多干点活儿好赚些银子。你看到今天的股市AMD没有,她“苏大妈”今天都改姓了,叫“输大妈”了。唉,可怜老汉我,到现在,Still working towards my first $million .. 到哪儿去找你说的那另外四粒米去?否则,那句老话不知能否实现:Do I look at my kids like looking at my retirement accounts? [Facepalm](“我看我的孩子,就像看我的退休账户一样吗?”)。

我的有些引伸的回复:



《Die with Zero 》是Bill Perkins的书名,我不认同这种人生理念。我们还是应该留下些有意义的东西,不能完全将财产消耗,为后代留些遗产,更重要的是捐出去。记得Sigma前总裁和WashU诺贝尔夫妇的独子Tom Cori所说,如果将自己的财富都给子女,那是会埋葬他们的。

硅谷居士在文学城的最大贡献是识破了一个大骗子的机器人点击,怀念他在那些方面的系列文章。硅谷居士最近似乎只顾退休账号了,没有分析那位的伯克利学生身份的真假。似乎居士的太太也是湾区码农,他说过。500万自己用应该足够,但是应该很大部分是可支配资金,像我们在好区的二套房的价值不算,因为那是不动产。

我见到的好多富人平常很小气,只是从捐款上看出他们的口袋有多深。主要还是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持续的工作或旅行需要收入。华大资深教授的财富可能千万美元,自己也捐巨款,但是还不是为每月的研究经费发愁。当然如果要我们贡献孙子辈的耶鲁或斯坦福的学费,那个压力就来了,好消息是美国长大的孩子不指望我们这些。

我们的西区房以$2400的价码出租出去了,我还有些功劳,当我说我们雇了中介办理时,对方直接笑话我。当时我在整理房子时有位60岁左右的白人老太太敲门,金发碧眼的法国姓氏,她恐怕是丈夫是法国人的爱尔兰裔或德国后裔。

她要为自己的女儿租房子,原因是她在外州工作的女儿要拖家带外孙回来,我们谈及孩子们出去后孙子的血就混了。她说自已的女婿是第三代华裔,马上将外孙的照片给我看,还亲一口。

那小外孙是混血金发,与外祖母的金发碧眼完全不同。我也把孙子照片拿出来给她看,大家都会心地笑着说,这帮家伙的头发都与祖辈们不一样。这似乎是美国的未来,头发和皮肤都有些色彩,可以适应在世界各地生存。

关于大S的死因,文学城网友BMC在我的博文后的留言,他的留言总是充满智慧:“从媒体报道复盘,可大致猜测其死因。她患有二个基础病,一个是心脏二尖瓣脫垂,这对身体影响不大,与这次死亡无关。另一个问题是癫痫,但这是症状而不是一个具体病,是大脑皮质的异常电活动传至躯干引起抽搐,可由很多因素引起,应该与她的死亡无关。根据媒体报道,她的病情有二个特点。1. 呼吸道感染,有可能是流感。2. 病情发展很快。她在1/26 出席朋友婚礼时看起來状況很好。1/29 飞往日本的机上已开始咳嗽,但当天晚上还去泡溫泉,说明状态不会太差。1/30 和 1/31 已不出外而停留在旅馆,说明病情是这个时候开始变差的。2/1 回东京后曾到医院就诊但拿了一些药就回家,说明状況不算太差否则医生不会放她走。但在2/2凌晨再送到医院几个小时后就死去,最合理的解释是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细胞因子风暴 (cytokine storm), 即免疫系統对自身器官和组织发动攻击而快速导致多器官衰竭,2020 covid 初起时的死亡多是 cytokine storm 引起的。虽然感染本身也可以致死,但一般发生在免疫力差的人群如老人和少儿,而且其致死过程缓慢发展,这不符合大S的快速病情发展。免疫系統失控而自我攻击是非常可怕的,应该用免疫调节药物,但治疗她的日本医生可能并沒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的回复:“谢谢专业留言。同意是急性炎症反应所致,渗出太多无法吸收呈现出白肺,也有可能是感染诱导的栓塞,RIP!”

阳光单宁 发表评论于
大号蚂蚁 发表评论于 2025-02-06 09:43:42
八位数以上的财产都是消费不了的。只是为社会代持的资产。
-------
同意消费不了,但赌博可以一晚就完。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哈哈哈,谢谢分享!
大号蚂蚁 发表评论于
八位数以上的财产都是消费不了的。只是为社会代持的资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