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拼资源

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实是极少数人决定的。万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政治,经济,军事,技术,宣传,教育等等各个方面的,各自前万分之一的人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这其实还是像美国这样文明水平比较高,自由程度有史以来最高的社会,才可能产生和容纳这么多的精英。像中国那样的社会,可能只有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有智慧的人。而且就是有几个,也缺乏发挥的大环境。

因为还需要千分之一的人,在大方向下摸索小方向,探寻更具体的细节。然后需要百分之一的人去按照这些方向,去组织人手。以及十分之一的聪明人去做具体的工作。而剩下十分之九的人不过是打打下手,甚至无所事事。

换句话说,十分之九的人没了,只是给社会减轻负担,基本上不影响文明的进步。这十分之九的人享受文明进步带来的水涨船高的待遇,完全超过他们做出的实际贡献和能力。如果接下来的百分之九的人没了,会大大延缓文明的进程,毕竟很多具体工作没人做了。但是文明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但是这也会连累接下来的千分之九的人,因为他们没人可组织了。事事亲力亲为也最多顶上一部分。

如果最上面这万分之一的人没了,或者错了,或者没得发挥,那么整个社会,整个文明就堕入深渊了。

教育就是培养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找出这些万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分之一,十分之一的人。

具体而言就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发现万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人才。学校教育发现百分之一,十分之一的人才。

什么是十分之一的人才,就是善于学习已知的人才。什么是百分之一的人才,就是善于组织统合的人才。什么是千分之一的人才,就是敢于从不可能中找可能的人才。什么是万分之一的人才,就是超脱于人的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能力越高的人成功带来的成果越大,越能够惠及社会。而失败也不过是对其个人有所损失。一个聪明的文明的社会,对越高级人才的成功率的要求,反而越低。对于做题家,医生,工程师,政府官员等等十分之一的人才,错一点可能就完了。分就不够了,就爬不上藤,中不了举,进不了医学院,挣不到四十万,升不了小科长。但是科研失败几百次,成功一次;买卖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结果都可能是前者望尘莫及的。

其实大家的智商和努力并没有那么大差别,但是结果上下能差万倍。根本原因不在智商和努力,不在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只能是从十分之九卷到十分之一。越往后越主要的是有没有资源烧到成功。其实即便是所谓知识改变命运,那里面规避错误的知识也远大于书本知识。刷题,套路其实都是避错。中产阶级比下层知道多的多的考试避错知识。下层想突破这个坎,需要高得多的智商,从多得多的弯路里面绕出来。

同样道理,再往上,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不仅需要以前避错的知识,而且需要相应避错的实践。还是跟刷题刷到不知道为什么就知道正确答案的感觉,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这里就没有学校什么模拟题,什么真题让学生去练手。或者说不是花个几百几千刀就能买到复习材料,实验材料之类的便宜货了。而是需要几十万几百万刀,甚至其他什么稀缺资源去磨练手艺。

当然这种磨练也是一种考验和淘汰。就好比有些人练一练题能提分,有些人高考八次也没进步。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但是资源越多,机会越多。就和赌牌一样,筹码多的就是可以硬吃筹码少的。

筹码少的就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只能在有限的有所谓稳定收入的范围内打转。最多成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追随者人才。筹码多的就可以多方尝试,九亏一赢,发现机会发现自己。并且往往这一赢盖九亏,于是又多一轮机会。终成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领导者。而且很多时候,这个过程也许还是几代人的博弈或者教育理念。

xy_731 发表评论于
这个观点很独特,顶一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