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穿越时光深处 只为遇见他 (多图)
穿越时光深处 只为遇见他 (多图)
地主杂谈
做一个眉宇间写满风调雨顺的人,安静于暖,安然于心,不急不燥,清淡欢颜。
去年十一假期期间,我参观了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的北京鲁迅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由两个部分组成:生平陈列馆和鲁迅故居,它们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精髓,也还原了他生活和创作的场景。走入这里,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充满黑暗与觉醒的时代,感受到鲁迅先生用文字跟现实做抗争的力量。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我的中学时代的深刻记忆:比如从《孔乙己》的悲凉与幽默,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诗意;从《纪念刘和珍君》的悲愤呐喊,到《祥林嫂》的命运悲歌,这些篇章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即使这么多年过去,每当一提起这些作品,那字里行间的情感和力量仍然在脑中回荡。在博物馆中看到这些作品的手稿与首版书籍,那熟悉的文字仿佛又鲜活起来,让人不禁回想起课堂上的感动与震撼。
当我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到了一个文字与思想交织的年代。在院子正中对着大门有一座鲁迅先生的半身雕像,他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似乎在审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这一形象定格了他作为一位文化斗士的精神风貌。
进入展厅,一股庄严而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分为多个主题展区,涵盖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创作历程,思想贡献及社会影响等内容。一幅幅黑白照片,一件件旧时书稿,将鲁迅的故事娓娓道来。从少年求学的绍兴三味书屋到日本留学的东京大学,他的人生轨迹清晰可见。那些刻满批判精神的作品手稿,例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以及《呐喊》,让人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力量。
在展厅中,鲁迅先生使用过的物品如旧时钢笔,墨砚和笔记本都被细心保留着。这些看似普通的小物件,却是他思想火花的源泉。尤其是一张简朴的书桌,桌面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看过介绍,这正是他夜以继日伏案写作的地方。在微弱的灯光下,他曾将目光投向千千万万被压迫的平民,为他们发声。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时代的思想家。他的文章犹如匕首与投枪,直击封建思想的弊端和社会的不公。展厅的一侧有一块互动屏幕,观众可以通过触摸阅读他的名言警句。例如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这不仅是他对自我精神的写照,也是他对中国社会的深切期望。
展厅还特设了一个鲁迅先生书房的复原展区。这个展区真实再现了他书房的布局与风貌。走进其中,你仿佛可以听见他的笔在纸上疾书的声音。书架上摆满了各种文学,哲学和医学书籍,展现了他广博的学识与涉猎。
北京鲁迅博物馆如同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得以看见一个伟大灵魂的丰富世界。它不仅让我们怀念鲁迅先生,更让我们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力量,启发我们用更加锐利的目光去观察社会,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走进北京鲁迅博物馆,犹如走近一段历史,一种思想和一份不灭的文化精神。这里的一切都在静默中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等待每一位访客去倾听,去感悟。
北京鲁迅博物馆
免费参观,节日期间人较多,排了二十来分钟的队。
生平陈列馆:文学巨匠的辉煌篇章
鲁迅先生故居:岁月静好,故事悠长
一踏入这座小小的四合院,仿佛时间倒流,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动荡又充满希望的年代。鲁迅先生的居所,简洁而温馨,每一寸空间都散发着文化的气息。院中有两棵丁香树,据说是鲁迅亲手栽种,它们在四季更迭中静静绽放,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静静聆听。
不让入室参观,只能隔着玻璃窗观看,屋内光线较为昏暗,家具老旧;古朴的床,简单的桌椅,质朴而真实。无法隔着玻璃拍屋内情景,因为玻璃反光。
两棵丁香树,鲁迅先生种植于1925年
鲁迅先生寓所介绍
鲁迅先生在1923年建造这所住宅时总共花费了3,790银元,这一费用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房屋的设计是由鲁迅亲自规划的,包括独立的小院和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他的审美与实用需求。
后院
朝花夕拾咖啡厅:文艺青年的午后时光
朝花夕拾咖啡厅就在鲁迅先生故居对面,可以来这里小憩片刻。在此,咖啡香与书香交织,每一口咖啡都仿佛带着文化的韵味。坐在窗边,享受午后的阳光,让思绪随着咖啡的香气飘远,感受那份独特的文艺氛围。
鲁迅书店与文创产品,文学与创意的碰撞
走出北京鲁迅博物馆,往左拐,走几步就是鲁迅书店,这里不仅收藏了鲁迅的全部著作,还有各种充满创意的文创产品,从书签到笔记本,从纪念章到文具,每一件都设计得既文艺又实用。书店内,总能看到热爱文学的人们低头阅读,轻声讨论,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让人心生敬意。
全部照片均为原创
有些资料来自于北京鲁迅博物馆
晓青 发表评论于
看着这些熟悉的画面,想北京了!谢谢分享。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读书与喝咖啡,都是精神世界的需要和享受~~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1923年, 肯定没有自来水。 那时候美国的电力都没普及到所有的农村呢。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感谢您的高度评价给予100分,我深感荣幸又略感惭愧。由于展厅内容丰富多彩,我仅能大致浏览,很多细节未能牢记,因此只能概括性地记录下所见所感。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不知道那时有无自来水?如果没有,那就是井了。后院不大,看来就是新开发的地区,土地也显得比较精贵。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这个地方紧靠西二环内, 当时属于“nee develop area“, 鲁迅买下院子花了零头来“装修”改建。 看来文学斗士呐喊,也还是要自己先舒服了的。 鲁迅认为中国民众麻木不仁。 如果他活在当下, 会怎样? :)
--------------------------------------------------------------------
鲁迅早逝,让人不禁遐想,以他的个性,未来应该充满无限可能。他是一位教授,他的生活条件似乎不应过于简陋,毕竟他也是大学的一份荣耀与门面啊,呵呵。。。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京妞读鲁迅的著作比我多,《闰土》我读过,好像也是在中学时期的课本里读到的。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问好,谢谢鼓励!这篇博文大约一千字,算是一篇短文吧。由于我收集的资料较为零散,起初我颇感无从下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鉴于自身水平有限,最终只能如此写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后院3、4图。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我阅读鲁迅的作品不多,主要是集中在初中至高中语文课本中,那时期课本里鲁迅的文章颇为丰富。但近年来听闻,其在教材中的比重有所降低。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new。 要及时改正哈, 省得有人来“捉虫”。 :) 后院围起来的是什么, 井吗?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个地方紧靠西二环内, 当时属于“nee develop area“, 鲁迅买下院子花了零头来“装修”改建。 看来文学斗士呐喊,也还是要自己先舒服了的。 鲁迅认为中国民众麻木不仁。 如果他活在当下, 会怎样?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我读鲁迅, 印象深的还有一些官方不怎么宣传的文章, 如《闰土》《伤逝》《两地书》等。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赞康康大作。 图文并茂。 标题立意也很棒。
渥太华郁金香 发表评论于
康康是一个好学生哦!这图文并茂的,得100分
渥太华郁金香 发表评论于
小时候我爸爸总让我看鲁迅的书,说鲁迅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可我却不喜欢看,小学生看他的杂文真的苦涩。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谢谢鼓励!博物馆里中小学生不少,估摸着回去都得写篇观后感。我这个老学生啊,也写写自己的感受,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给您上茶!
渥太华郁金香 发表评论于
康康这个介绍非常好,很喜欢!我去北京的时候一定要按图索骏。
渥太华郁金香 发表评论于
沙发